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后学历:硕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硕士
研究领域: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
开设课程与对象:《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社会保障经济学》,开课对象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一、个人简介
陈全明,男,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11”工程首批中青年学科(劳动经济学)带头人。
1955年3月生于湖北云梦。1978年考入湖北财经学院本科,1982年元月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9年评为中南财经大学优秀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000 年晋升为教授,2001年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校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首席专家,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指导委员会常务理事,马应龙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人力资源咨询专家和管理顾问。
二、主要学术贡献
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1998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人力资本张力理论,对人力资本运营动力、机制及其源泉进行了系统化研究。2001年率先进行人才资源创新能力建设研究,提出了人才创新能力建设体系的系统模型。2002年第一次概括提炼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过程的三个里程碑的理论,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从技术管理―社会管理―人本管理或从有形管理―无形管理―员工目标管理的发展演进历程。2004年首次阐释并提出了以人为本最深层内涵是尊重人性、尊重人格、尊重人权、尊重人的生命、全面发展人自身的观念。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倡导人文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人力资本管理理念,是我国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之一。
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贡献
(一)学科建设贡献
1999年,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在我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并获得批准。其中社会保障本科专业是全国第一批8所院校首先招生;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在全国也是较早的,湖北武汉地区是首家。
2002年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社会保障博士点并获得批准,是国内以仅有的以独立博士点申报成功的三家院校之一。
2003年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湖北省就业与再就业研究中心并获得批准。
2004年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公共管理硕士(MPA)授权点并获得批准。
2005年学科带头人之一,申报公共管理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并获得批准。
2006年作为负责人,主持申报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并获得批准。
(二)人才培养贡献
近5来,独立系统讲授了5门专业课,给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讲授《劳动经济理论研究》、《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并担任我校及武汉大学的MBA、EMBA导师和主讲教师,是我校MBA《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项目负责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效果好,多次获教学优秀奖。
2002年以来,通过授课、论文指导等方式培养本科生200余名,培养硕士研究生52名、工商管理硕士(MBA)38名,公共管理硕士(MPA)21名,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8名,博士研究生23名。
多年来,为学生作了多场学习和科研方法报告,尽可能把学生推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精心指导各届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科研,带出了一大批优秀学生。
指导的本科生在校期间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仅刘继兵一人在校期间就发表了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发表在《财贸经济》上,该生先后获中南财大“十大科研新星”称号和全国大学生挑战者杯优秀论文二等奖,大学三年级就被武汉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录用。
指导的研究生参与了他主持的多项课题的研究以及专著和丛书的写作,公开发表和出版了大量学术成果。其中,2006级硕士研究生郭丹的毕业论文被评为2007年湖北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2007级博士研究生张广科的毕业论文被评为2007年校级优秀博士毕业论文。
四、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业绩
(一)科学研究
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6部。1995年主编出版了国内最早的MBA《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材、2001年主持出版了国内第一套《成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系列丛书10部。
先后在《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财政研究》、《投资研究》、《中国改革》等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共25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课题9项。
获科研奖11项,其中部级奖6项。
近5年主要科研情况见附表1。
附表1陈全明教授近5年科研情况简表
课题类 | ||||||||
人事部课题(主持) | 2001 | 我国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战略研究 | 省(部)级科研项目 | |||||
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主持) | 2005 | 武汉人力资源优势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 市(厅)级科研项目 | |||||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主持) | 2006 | 湖北省技术工人短缺与技能人才激励关系研究 | 省(部)级科研项目 | |||||
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主持) | 2006 | 中部崛起中武汉市人才政策优化研究 | 市(厅)级科研项目 | |||||
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主持) | 2007 | 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相关问题研究――湖北在中部崛起的人力资本战略研究 | 省(部)级科研项目 | |||||
论文类 | ||||||||
合1 | 2006.9 | 《科学人才观与我国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 《管理世界》 | |||||
合1 | 2006.7 | 《全面小康、和谐社会与我国就业发展》 | 《财政研究》 | |||||
合1 | 2007.7 | 《湖北在中部崛起的人才战略》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
合1 | 2004.12 | 《试论科学人才观》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
合1 | 2003.1 | 《我国人才安全问题与对策》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
合1 | 2003.7 | 《我国劳动就业的走势与战略对策》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
获奖类 | ||||||||
研究报告 (合1) | 1999.12 | 人力资本营运与法律保障研究 | 人事部第二届全国人事科研成果评审一等奖 | |||||
研究报告 (合1) | 2001.12 | 《我国人才创新能力建设战略研究》 | 第三届人事部科学成果部级二等奖(政府奖) | |||||
论文(合1) | 2006.8 | 《试论科学人才观》 | 第五届人事部科研成果部级三等奖(政府奖) | |||||
专著(合2) | 2004.7 | 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7月版 | 第四届人事部科研成果部级三等奖(政府奖); | |||||
专著(合2) | 2006.8 | 《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 第五届人事部科研成果部级三等奖(政府奖); | |||||
|
|
|
| |||||
(二)社会服务
先后为东风汽车公司、武汉马应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包装总公司富思特集团等35家大中型企业设计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方案,成功地帮助上述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系统。
多次参加上海、深圳、湖北等省市人事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在华中电管局、武汉铁路局、河南核工业地质局、河南航天局等企事业单位举行了多场人力资源管理学术讲座。在2002年4月的上海人力资源开发国际研讨会上,陈全明教授关于“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发言受到来自世界银行、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际同行的好评。